是可以有這功效。要解釋,須先闡述「氧化」的害處。我以前在本欄曾說過,現不妨再重複,令沒有留心者得知,看過的讀者也可溫故知新。人的身體中,最基本的獨立單位是細胞:若人體比喻為房子,細胞好比是磚頭。一般細胞的表面,有一個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的成分。另一方面,空氣中有「氧」。人(以及絕大多數生物)都需用到氧氣來維持生命,但同時也會因為有氧的存在,而受到傷害。能造成傷害的氧,主要是「氧游離基」。在化學的層面,氧氣之所以能保持「穩定」狀態,是全憑兩粒「氧原子」合在一起,兩者的電子互相像「手牽手」般緊扣,於是令其安安穩穩地,不會去與別的「化學元素」產生化學作用。否則,如果有「落了單」的情況發生,孤零零的氧(游離基),就會到處「撩是鬥非」;造成的後果,正是「氧化」。
舉一個常見的例:「鐵」暴露在外,可以被空氣中的「氧游離基」氧化,令其表面部分「生銹」。若細胞被氧游離基攻擊,上述PUFA內的一些「不飽和化學鍵」,會被這些游離基搶奪,之後失去憑藉,除了會是一個接一個倒下來之外,更會產生一些有害的物質,叫「4-羥基壬烯酸」(4-hydroxynonenal,4HNE)。4HNE會繼而滲進細胞,攻擊細胞內叫「粒腺體」的能量工廠(又叫腺粒體,Mitochondria)。能量工廠因而會漏出一個叫「細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的物質,後者可引發細胞自滅(將自己消毀)。所以,細胞在細胞漿(Cytoplasm)和粒腺體,布防了一些叫「谷胱甘肽」(Glutathione)的酵素,這些屬「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能中和游離基。不過,若「人多蝦人小」,細胞被極大量的游離基攻擊時,防禦的限度逾越了,細胞亦不免抵受不住而被攻擊致死。紅酒中含有一個抗氧化的天然成分,叫「白藜蘆醇」(Resveratrol)。這東西不但能保護細胞,不讓氧游離基肆虐,更有別的好處,例如令細胞製造一個叫AMP Kinase的酵素,使細胞在其表面安排一些能接收糖的「接受體」,幫助它收取血液中的葡萄糖。不過,肝臟有一個特性:對於很多非水溶性的物質,肝會用一個叫Sulfotransferase的酵素,在那些物質之上貼一個硫酸鹽,增加其水溶性,之後,經膽管排到腸。洋葱內的「五羥黃酮」能抑制這個酵素,於是可以幫助肝吸收「白藜蘆醇」(Int. J. Clin. Pharmacol. Ther., Vol. 42, pp. 561-567)。「五羥黃酮」本身亦有抗氧化功效,與「白藜蘆醇」雙管齊下,其整體性抗氧化能力會更佳。
顧小培 🍸
====================================================
人工智能研究抗氧化
人工智能在研究抗氧化方面的應用,主要是基於機器學習算法的開發。以下是一些人工智能在研究抗氧化方面的應用:
分析抗氧化活性:人工智能可以根據化學結構、分子描述符和生物活性數據,預測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這有助於研發抗氧化藥物和保健品。
指導抗氧化藥物設計:人工智能可以通過分析大量的藥物化學結構和活性數據,幫助科學家優化已有的抗氧化藥物,或者設計新的抗氧化藥物。
通過分析食品成分和抗氧化活性關係,幫助人們選擇更健康的飲食方案,減少自由基的產生,增強人體免疫力。
預測抗氧化劑的毒性:人工智能可以根據分子描述符和毒性數據,預測抗氧化劑的毒性。這可以幫助科學家預測藥物的安全性,降低臨床試驗的風險。
總的來說,人工智能可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理解抗氧化的機制和藥物設計,提高藥物的研發效率和成功率。但是,在應用人工智能時需要注意數據準確性和樣本量,以確保預測結果的可靠性。此外,還需要注意藥物的毒性問題,確保藥物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