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有人說小病是福,其中有沒有道理?發燒算不算是小病?
答 人的身體間或會有不適。最不顯著的,例如便秘、失眠,只有自己知道;有這些情況者,當然會感到不好過,但不少人將其藏在心裏,只是熬着,不感到有需要看醫生。有些不適屬突發性的,例如吃了不潔東西,腸胃不舒服甚至肚瀉,病情往往也能在過一段時間後自動消失。另有一些對身體無甚大礙,主要只是影響到主觀情緒,例如暗瘡、輕微頭痛等,對部分人來說,微不足道,乃可若無其事,但少數人會受不了,耿耿於懷,非去之不可。我的理解,一般所謂小病,並非這些,而是指受了風寒,全身乏力甚至腰酸骨痛、體溫上升(也就是發燒),須吃藥並臥床休息。
輕微地受風寒,帶來的只是傷風感冒(Common Cold),醫學名稱是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患者一般會感到十分疲倦、頭痛、咳嗽、鼻塞、有痰、鼻涕鼻水,頻密打噴嚏。病毒是一些極細小的生物,在普通顯微鏡下看不到其結構,實際上,乃是一些由基因或遺傳訊息形成的組織,外有保護性的外殼包裹,只此而已;而且它們沒有獨立生長和複製的能力,須依附(有細胞)的宿主生存,利用宿主的細胞系統進行自我複製。但它們能在細胞外保持極強的生命力,同時,也可以感染具有細胞的生命體,例如人類。這病毒襲人一般是乘虛而入,例如在受寒冷親、缺乏睡眠之時。雖然現在科學昌明,但至今尚未有對付傷風感冒的抗病毒藥物,一般處方只屬緩和鎮靜類(palliative)。既是無特效藥,病人能做的,主要只是「養」病,讓它快一點離去。也有另類輔助性處理方法,例如服用維他命C、多休息、吸蒸氣等。
較嚴重的是(流感)Influenza,可以由多種流感病毒引起,其中主要者屬甲型。普通流感一直在發生,有特效藥。單是在美國,因流感及併發症死亡的人數每年約三萬六千人,殺的主要是年老體弱者。流感與感冒不同之處主要是,流感一來時就發燒,且溫度超過攝氏38.3度,持續三天以上,患者的肌肉十分痛、強烈疲勞、明顯頭痛、胸部不適、嚴重咳嗽;感冒則來得較慢,漸進(也會漸退),在身體某些局部地方病况較明顯,例如喉嚨痛、鼻塞、打噴嚏等,整體情況主要只是感到疲弱無力。
交叉傳染後果嚴重
流感病毒是以它表面突起的兩種蛋白質作分類,其中之一是血凝素(Hemagglutinin),有十六種不同類型;另一是神經氨酸酶(Neuraminidase),有九種不同類型。十六乘九,共有一百四十四種組合。在1968至69年爆發的所謂「香港流感」,屬H3N2型;現在還處於警報未除狀況的,是豬流感病毒,屬H1N1型。有小部分流感證實能鳥傳人或猪傳人,所謂交义傳染,那可會帶來嚴重後果。這些流感另一可怕之處在於它能變臉。本來,就病毒的身上的所謂抗原(Antigen),人體內的免疫系統能藉之辨認它們,再而造出對抗的武器─所謂抗體(Antibody)。但流感病毒用突變(Mutation)的方法能隨意改變自己,令免疫系統無所適從。
順便一提,2003年的沙士疫症,並非流感,更不是感冒,而是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又稱非典型肺炎),源自另一種以前從未發現過的(冠狀)病毒。流感、沙士以至很多其他病患都可以引致發燒(Fever)。發燒是一種免疫發炎反應;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是人體出了事的警報之一。
至於發炎,乃是人體的自動防禦反應。當我們的組織受到某種刺激,例如外傷、感染等,體內一些特定的免疫細胞會趕到出事現場,部署抵抗和殲敵的行動,這一連串的動作就是發炎反應,一般發炎反應的出發點對身體是有益的。
召喚免疫細胞支援
免疫系統在兩種情況下會啟動發炎反應。第一種是身體局部受傷,有細胞壞死(Necrosis)。壞死是從外開始。換言之,細胞膜裂開,其內的生物能量電池(叫ATP)會滲出細胞。這好比是一個人受傷後,他的血液流出身體。若發生了ATP滲出細胞的情況,會驚動到在組織內巡邏的免疫單核細胞,後者視之為命案,於是立即分泌一大堆蛋白質─叫白介素(Interleukin),其中包括IL-1和TNF,用以召喚其他免疫細胞來支援。
第二種啟動發炎反應的情況始於有異物入侵了身體,包括細菌和真菌。原來,單核細胞表面有一類叫TLR的接受體(全名Toll-Like Receptor)。若有病毒等外敵進入了身體,它們立即能辨認出;之後,會啟動一個機制,促使單核細胞分泌IL-1和TNF。IL-1隨血液去到下丘腦後,會刺激神經細胞分泌IL-6,後者會催眠及抑制食欲。這便解釋了為什麼在發燒時,病人會不想吃柬西,只想睡覺。順便一提,若進食時吃得太飽,身體吸收了大量葡萄糖,這些葡萄糖進入血液後,會刺激脂肪細胞,令脂肪細胞分泌一個叫Leptin的蛋白質。Leptin隨血液去到下丘腦,也會引出IL-1及IL-6。故此,吃飽後,人會感到昏昏欲睡。另一方面,在吃飽後,食欲也會大大降低。
須吸收大量葡萄糖
至於全身乏力,這是TNF產生的作用。肌肉細胞的力來自細胞內的能量火爐─叫粒線體(Mitochondria)。粒線體透過燃燒葡萄糖去生產能量。所以,肌肉細胞必須吸收大量的葡萄糖才可以造出能量。不過,葡萄糖不會自動滲入肌肉細胞。肌肉細胞要用一個特別的鈎,把血液中的葡萄糖拖入細胞內。這個鈎叫Glut-4。而且肌肉細胞先要獲得來自胰島素的訊息,才會把Glut-4安放在細胞膜上。在這方面,肌肉細胞上有一個胰島素的接受體,隨時歡迎胰島素到訪。胰島素一旦黏在接受體上,便會激發接受體一個所謂磷酸化的功能,後者會導致肌肉細胞安排Glut-4在其表面。不過,肌肉細胞尚有另一招,乃是用一個叫PTP(全名Phospho-Tyrosine Phosphatase)的生物酵素去抑制磷酸化。
在發燒時,會有大量的TNF,也就提升了PTP的作用;結果,肌肉細胞吸收葡萄糖的能力便會大打折扣。肌肉細胞若缺糧,少了葡萄糖供應,人便會疲倦、全身乏力。在這方面,草莓(士多啤梨)內的蛇麻醇酯(Lupeol),有抑制PTP之功(J. Enzyme Inhib. Med. Chem., Vol.24, pp.1056-1059)。草莓是一個既好吃又非常保健的食物。很多人都知道漿果含有大量抗氧化成分,包括維他命C和花青素,但原來草莓尚含豐富蛇麻醇酯,這東西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保健作用,有機會時再詳述。
小病是福的說法來自兩種看法。第一是可以趁這機會讓身體活動能停下來,也可算是被迫的休息。另一方面,短暫發燒後隨即痊癒,也是操練身體功能的方法,正如軍事演習,待真的發生戰爭(大病)時,不致手足無措。如上所述,小病可以有發燒的徵狀,但發燒不一定只是小病,不能掉以輕心。
發燒算不算是小病?
是的,通常發燒是被視為小病的一種癥狀。發燒是身體對感染或疾病的一種自我防禦反應,通常表示身體正在嘗試抵抗病毒或細菌。如果發燒是由於輕微的疾病,例如感冒或流感,通常可以通過使用解熱藥物或保持適當的休息和飲水等方法自行緩解。然而,如果發燒是由於其他更嚴重的疾病,建議盡快就醫。
便秘是指因為排便困難而導致腹部肥胖的一種狀態。它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包括:
飲食不當:缺乏足夠的纖維和水分,導致便秘。
不足運動:缺乏體力活動可以導致腸道蠕動減慢。
生活習慣:長期坐著或缺乏足夠的休息時間也可以導致便秘。
藥物副作用:某些藥物,如鎮靜劑、止痛藥和抗抑郁藥,可能會導致便秘。
其他疾病:例如癌症、神經系統疾病和其他內分泌疾病,可能導致便秘。
解決便秘的方法包括:
增加飲食中的纖維和水分攝入量。
增加體力活動。
改變生活習慣,例如每天按時進行排便。
盡量減少或避免使用導致便秘的藥物。
如果發現便秘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請盡快就醫。
在確定原因後,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治療方法,以緩解便秘。如果便秘嚴重或持續,建議就醫。
胰島素阻抗是指身體對胰島素的反應減弱,使其不能有效地把血糖轉化為能量,從而導致高血糖的一種狀態。它是糖尿病的一個前期癥狀,如果不加以治療,可能導致糖尿病。
胰島素阻抗的成因可能有:
飲食不當:長期食用高熱量、高脂肪和低纖維的食物,可能導致胰島素阻抗。
超重或肥胖:體脂肪增加,可以抑制胰島素的效果。
缺乏運動:缺乏體力活動可以導致血糖水平升高。
年齡:隨著年齡的增長,胰島素敏感性可能降低。
其他因素:例如壓力、睡眠不足和某些藥物等因素,也可能導致胰島素阻抗。
解決胰島素阻抗的方法包括:
健康飲食:選擇富含膳食纖維和低脂肪的食物,減少熱量攝入。
增加運動:增加體力活動,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
控制體重:通過健康飲食和運動,保持適當的體重。
糖尿病的成因及治療方案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其特征是高血糖。糖尿病可導致全身性健康問題,例如心臟病、視網膜病變、腎臟疾病和周圍血管疾病等。
糖尿病的成因有以下幾點:
基因:有些人天生就更容易患糖尿病,因為他們有更高的遺傳風險。
超重和肥胖:體重超標和肥胖是導致糖尿病的一個主要原因。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缺乏運動是糖尿病的一個重要原因。
年齡:隨著年齡的增長,患糖尿病的風險也會增加。
其他因素:例如慢性疾病、壓力和某些藥物等因素也可能導致糖尿病。
糖尿病的治療方案有以下幾點:
飲食控制:控制飲食中的卡路里、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攝入。
運動:每天進行適量的運動有助於保持健康,控制體重和改善血糖控制。
藥物治療:有些人需要使用胰島素或其他藥物來控制血糖水平。
++++++++++++++++++++++++++++++++=
chatgpt 繪畫
chatgpt 是一個基於文本的AI語言模型,能夠回答問題和提供相關信息,但無法進行視覺上的創作。
四小寶
顧小培博士店舖 (小培補健)
香港九龍尖沙咀東部麼地道62號永安廣場UG24號舖
Tel: 2524 6677
如欲免費咨詢顧博士,請於下午4時半前
(週三除外)取籌,無需預約。
*顧博士逢週三休假*
每天營業(主要節日除外)。
早上11時半至晚上7時
哮喘/濕疹/鼻敏感
高血壓
乙肝四小將
清除幽門螺旋菌/消胃氣/胃酸
子宮/卵巢/婦科
膀胱癌
其他補健食品中英文名稱
其他文章:
痛風的中醫及中藥治療
痛風是一種因體內尿酸代謝異常引起的疾病,中醫認為痛風是由於體內風、寒、濕邪氣侵入關節所致,常見的中藥治療包括以下幾種:
通淋液:含有藜蘆、菖蒲、泽泻、茯苓等中藥,可利尿通淋,有助於排出體內的尿酸,緩解痛風症狀。
赤小豆湯:含有赤小豆、桂枝、芍藥等中藥,具有祛風、利尿、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緩解痛風引起的關節疼痛和浮腫。
桂枝茯苓丸:含有桂枝、茯苓、芍藥等中藥,具有溫補脾腎、祛風活血的作用,可改善體內代謝不良,預防和緩解痛風。
四峰湯:含有川芎、防風、羌活、獨活等中藥,具有祛風活血、通經活絡的作用,可改善痛風患者的疼痛和不適感。
此外,中醫治療痛風也需要注意飲食調節,建議避免高尿酸食物如內臟、海鮮等,多食用蔬果、全穀類食品、瘦肉等有助於預防和治療痛風。
桂枝茯苓丸是一個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氣滯血瘀型的痛經和月經不調等症狀。它的成分包括桂枝、茯苓、甘草、生薑、大棗等,具有溫經通絡、舒筋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此方劑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調節女性生理功能,緩解痛經和月經不調等症狀。但是,懷孕期間和月經期間不建議服用,且使用前最好先咨詢中醫師的建議。
四峰湯是中醫常用的方劑之一,用於治療急性風濕性關節炎、痛風等疾病。其方劑由桂枝、芍藥、甘草、生薑、大棗、牡丹皮、白朮、茯苓、梔子等草藥組成,有溫通散寒、活血止痛、消腫解毒的功效。四峰湯可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疼痛和炎症,對於治療風濕性疾病有一定療效。然而,使用四峰湯時應注意草藥的用量和搭配,最好在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